一群智障学童在未来一年将有机会在校园内亲身体验太阳能的特性及威力!新一年度的「港灯清新能源基金」将拨款资助匡智松岭第二校,在校内建立一间太阳能流动小食制作室。今次是基金成立五年以来,首次有推广可再生能源的项目在特殊学校开展。
如往年一样,「港灯清新能源基金」今年将资助十二个项目,金额超过港币一百一十万。其中匡智松岭第二校计划设立一个以太阳能发电的流动小食亭,让同学在亭内上家政课,亲身掌握如何应用可再生能源,同时又配合响应低碳饮食,由全校师生一同参与。
港灯董事总经理曹棨森在颁赠仪式上表示,「港灯清新能源基金」旨在推动学界认识及应用可再生能源。对于基金今年能为特殊学童提供一个另类的学习机会感到鼓舞,认为这正好配合学界提倡为学童提供『其他学习经历』的机会。
曹棨森说,今年基金的申请数字再创新高,达到六十份之多,同时亦是首次有特殊学校递交申请,项目成功获评审青睐。他续称:「我相信透过基金资助在校园内设立可再生能源设施,可以成为重要的教学工具,为学生提供多种不同的学习机会。」
「港灯清新能源基金」踏入第五年,连同今日公布新一批十二个获得基金资助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港灯合共资助了六十个校园可再生能源项目,而资助金额超过港币五百万元。
当前透过基金赞助在校园内安装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总容量超过一万一千六百瓦特,而小型风力发电机组的总装机容量亦达到四千八百瓦特。
今年获得资助的项目来自七间小学、四间中学及一间特殊学校,以推广太阳能及风能为主。一个由大学教授、环保团体及社区领袖组成的六人评审小组,挑选出十二个创意、教育意义兼备,而受惠人数众多及层面广阔的项目,在未来一年于本港校园内落实。
除了流动太阳能小食制作室计划外, 今年亦有学校策划设立一个可再生能源长者教学中心,其他创意之作包括在学校的空中花园上兴建环保幕墙,收集雨水并配合太阳能灌溉植物。
评审团成员绿色力量行政总干事文志森博士对新一年的项目构思表示赞赏。另一位评审长春社总监苏国贤表示,基金受惠项目虽以风能及太阳能为多,但不少都能配合其他生活设施一并使用,从而令到更多人认识到可再生能源的优点。
港灯支持可再生能源在香港更广泛应用,除推广学界应用可再生能源外,公司在过去一年亦扩大使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在南丫发电厂设立全港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系统,由七月投产至今已产生超过三十一万度电,效果较预期理想。港灯亦全速进行离岸风力发电场的筹备工作,计划明年开始实地测风。